數年來,經由年花義賣與募款,協助台東多所偏遠小學的過程中,鄭漢文校長是我很大的精神助力;

經常在募款時,我告訴朋友,雖然我們都不認識這些孩子,

而且在募款的時候,我們總是放低自己,為這些孩子尋求更多的可能。

雖然我們只是募集了捐款,但是許多好友多年來努力,

其實,就是看見,這些偏鄉校長與主任們的努力,漢文校長絕對是其中最特別的一位,

他總能看見孩子和家庭的脈絡,如何由根本的尊重,找到真正平衡的施力點,能夠結識他,我們年花多年來很大的支持助力。

 

以下節錄台灣立報(2013/5/7)的一篇報導,分享格友。

 

鄭漢文分享偏鄉教育:真正的教育 就在部落中

跨越校園圍籬,台東桃源國小校長鄭漢文將社區文化帶入校園。

 

鄭漢文認為:「真正的教育就在部落中!」父母、祖父母、耆老、百工之人都是值得學童學習的對象,他們所能教授的文化訊息,遠遠超過教科書的知識。3年前,他開始推動「師工坊」,找出父母、耆老的強項,培訓成為社區教師進入校園教學,讓所有部落的人都成為學童的老師,增加學童對部落、自我的認同。

小英教育基金會7日邀請鄭漢文,以「超越學校之外─學校之外的社區文化與學校教育」為題演講。鄭漢文長期在偏鄉小學服務,歷任蘭嶼東海國小、台東新興國小,現在服務於桃源國小。

缺定位 教育不進則退

鄭漢文舉例說明部落族人對於自我認同的困境,有一回他到朗島作社區營造,有名老人家滿臉疑惑的問他:「以前經過派出所時,都要穿上褲子,才不會被警察打,甚至關起來,不過現在作社區營造,又要我們脫褲子,到底要我們穿?還是脫呢?」引起全場哄堂大笑。鄭漢文解釋,該案例顯示族人找不到自我定位,不知道如何教育下一代,只好不停往後退。

「學校是權力的架構,讓學生無法認識自己的生活。」鄭漢文堅定地說,假如教育如同杜威所說,等同於生活,文化便是生活面貌的具體呈現,若要讓生活融入學校,社區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,可惜在教育制度中,學校和社區逐漸脫鉤,過去的教養方式無法獲得認同。

比如,老師常在課堂上叮嚀:「你們要認真讀書,不然像爸媽一樣。」無意間傳遞出父母是落伍的,傳統穿著不入流,孩子好像帶著原罪來到這片土地,久而久之,部落孩童拒絕學習當地的語言,穿當地衣服,刻意講很標準的國語,如同國際巨星麥可傑克森,耗費畢生精力否定自己。

師工坊 族人化身老師

A4cL4o6a6]?0為了讓部落孩童找回自我認同,鄭漢文推動「師工坊」,讓部落耆老、「社會菁英」成為社區老師,而這些「社會菁英」多數是在都市找不到工作,或回鄉照顧年邁父母的族人,外界視他們為「無能力的人」。

 

鄭漢文卻認為,外界沒有看到這些族人的才能,他深信「朽木可雕」,透過「師工坊」找出他們的強項,例如說故事、唱歌謠、跳健康操,培訓成為社區老師,進入校園教學,讓他們得到學童尊敬,也讓學校老師好好認識在地文化。

下課後 學習不會喊卡

這樣的教養觀,如同回到過去,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老師」即使放學後,孩童也能擁有很多學習機會。鄭漢文得意地說,實施「師工坊」後,不只學校和社區可以集體合作,也讓孩子更尊敬社區的耆老和族人。

早在「師工坊」之前,鄭漢文已推動「木工坊」、「布工坊」,幫助部落父母學習木工、織布,賺取生計,得以留在部落陪伴孩童成長。會有這樣的構想,是因為鄭漢文先前在新興國小服務時,有些畢業時獲得縣長獎的學童,升上國中後沒多久竟然休學,原因在於「缺少家裡點亮的那盞燈」,沒有父母陪伴,即使獲得很好的成績,也沒有人可以分享,久而久之就失去學習興趣,因此,他才會想到成立「木工坊」、「布工坊」,讓父母留在部落賺取生計,從此點亮家裡的那一盞燈,也點亮了孩子的生命。(文/楊萬雲)

maybal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